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_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_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_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咨詢服務

熱門推薦

當前位置:首頁 > 咨詢服務 > 政策信息

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2019-06-18    廣州接點  

粵工信技改函〔2019〕1316號

來源:本網   發布時間: 2019-05-28 【 【簡體】 【繁體】打印】 【關閉

各地級以上人民政府,省有關部門:

  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修訂本)》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粵經信技改〔2018〕8號)同期廢止。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19年5月23日

廣東省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 年,修訂本)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工作部署,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修訂本)的通知》(粵府〔2018〕79號)要求,推動工業企業開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技術改造,培育新的發展動能,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2018年至2020年,推動全省先進制造業和優勢傳統產業實施又一輪技術改造,力爭完成省有關年度目標任務,努力實現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2%左右;開展技術改造的工業企業超過25000家,其中:2018年引導82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2019年引導83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2020年引導85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

  二、主要任務 

  (一)支持提質增效。著力引導企業重點投向消耗低、用地少、效益高的優質項目,突出支持一批輻射帶動力強的重大制造業項目及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深化產業鏈延伸,對產業鏈中的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共性問題等進行整體技術改造。推廣共性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標準,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條的集聚發展。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支持企業采用先進標準和管理體系,推進工業企業品牌培育,宣傳廣東優質制造品牌,提升廣東制造國際知名度。

  (二)推進智能化改造。以提高裝備智能化率、成果轉化率、勞動生產率、產品優等率等為主攻方向,開展智能工廠培育試點,推廣重點行業智能化車間,加快舊生產設備計量技術改造,建設智能工廠。大力支持工業互聯網應用,建設國家級和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持企業上平臺用平臺。大力推動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升級改造優勢傳統產業,推動生產裝備數字化,鼓勵企業廣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生產設備。

  (三)推動設備更新。支持企業淘汰老舊設備,引進和購置先進適用設備,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裝備,提升企業裝備水平,重點淘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老舊設備。鼓勵首臺(套)裝備的使用,鼓勵重大通用裝備跨領域的首次推廣使用。

  (四)引導綠色化發展。鼓勵傳統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傳統企業。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高耗能設備系統節能改造和流程工業系統節能改造,加快推廣原料優化、能源梯級利用、可循環、流程再造等系統優化工藝技術。推廣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加快創建具備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點的綠色工廠。

  三、重點行動

  (一)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支持培育10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100個以上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積極培育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對符合條件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智能制造公共技術支撐平臺建設項目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擇優予以支持。實施機器人產業發展專項計劃,重點在電子、汽車、機械、家電以及民爆等行業領域中推廣應用機器人。

  (二)實施工業互聯網應用創新工程。統籌建設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和行業性、功能性工業互聯網平臺,完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供給資源池”服務機制,構建包括數據采集、平臺服務和應用服務等方向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聚焦電子信息、家電、汽車、先進裝備、新能源、時尚消費品、生物醫藥、輕工材料等重點產業,支持工業企業“上云用云”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培育建設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標桿和產業示范基地。到2020年,培育形成20家具備較強實力、國內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100家技術和模式領先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推動10000家工業企業“上云用云”實施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三)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圍繞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推廣應用先進制造工藝,加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實施工業基礎能力提升的工業強基工程。實施強鏈補鏈“一條龍”行動,支持整機與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同步研制,配套工藝同步升級、產業技術基礎同步支撐,促進整機與工業“四基”協同發展。

  (四)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支持軍地對接合作,培育一批軍地對接服務機構。支持企業承擔國家軍民融合重大專項計劃項目,鼓勵省內企業積極實施“軍轉民”“民參軍”項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統籌現有專項資金予以支持。搭建軍民融合項目投融資平臺,發揮廣東省產業發展基金作用, 爭取國家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在粵投資。

  (五)加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扶持力度。加強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申報,爭取我省更多工業企業產品納入目錄范圍。鼓勵裝備制造企業投保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綜合險,發揮保險風險保障功能,降低用戶風險。加快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符合條件的項目,積極爭取中央財政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費補償資金支持。

  (六)強化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支撐作用。支持培育100家以上制造效能高、服務能力強的省級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示范企業,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支持建設10個服務水平高、帶動作用強的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示范平臺,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撐能力。建設20家省級生產性服務業示范功能區,力爭形成與制造強省相適應的服務型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格局。

  (七)實施綠色制造工程。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創建十家綠色園區、百家綠色工廠,開發千種綠色產品,打造一批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建設20家國家綠色制造系統集成示范項目,初步建立具有我省特色的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制造市場化推進機制。支持企業開展節能和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實施“萬企”清潔生產審核行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財政引導支持。2018年至2020年,省財政統籌安排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通過股權投資、貼息、事后獎補等方式支持企業實施提質增效、智能化改造、設備更新和綠色發展等項目,重點支持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技術改造項目及重大平臺建設項目。擴大技術改造普惠性事后獎補政策享受范圍。引導市縣政府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繼續設立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對全省各地有科技含量、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可按照“一事一議”原則予以支持。

  (二)強化金融服務。深入推動政銀企合作,著力推進與各大商業銀行開展戰略合作;同時應用“廣東省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和融資對接平臺”向銀行共享項目信息,推動銀行機構提供授信額度,支持銀行等機構采用多種形式開展銀企合作。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融資需求清單,推進金融機構、企業的信息互通。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支持方式,積極開展應收賬款、倉單、政府采購訂單等質押融資,發展能效信貸、綠色信貸等信貸業務,鼓勵企業采用債券、銀行間市場企業債務融資工具、資產證券化等多種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占比。

  (三)加強用地保障。各地應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應充分保障工業用地供給,優先安排支持優質工業技改項目。鼓勵市、縣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政策,對于采取彈性年期出讓供應工業用地的,可按照出讓年期與工業用地可出讓最高年期的比值確定年期修正系數,對屆滿符合續期使用條件的,可采用協議出讓方式續期。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已有的場地進行技術改造,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在工業用地、倉儲用地上對工礦廠房、倉儲廠房進行改建、擴建和利用地下空間,按照法定程序提高容積率的,不再征收土地價款差額。

  (四)優化投資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下決心繼續壓減行政審批,大力推進強市放權、強區(縣)放權。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快推進政務流程再造和政府職能轉變,切實提高政務服務水平。各地、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粵府〔2018〕79號文,切實減輕企業在土地、稅收、物流、水電、融資等方面的負擔。

  (五)完善重大項目庫建設。加強省、市、縣三級重大工業投資動態項目庫建設,建立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項目工作臺賬。對已建立的項目工作臺賬要加強管理,及時更新重點項目工作臺帳,完善項目信息,掌握重點項目建設進展和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突出重點項目跟蹤服務, 采用分片包干、分級督導的原則,持續推動重點項目建設。 建立問題解決協調機制,督促已開工的項目加快實施進度、 尚未開工的項目盡早開工,確保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六)強化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推動企業技術改造納入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及時開展政策宣講培訓,強化政策引導,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出臺的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各項政策措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要牽頭做好組織實施工作,省各有關部門要按各自職能分工積極予以配合。各地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形成一攬子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的政策體系,為企業技術改造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七)加強督促指導。省每年將技術改造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地級以上市,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分解到各縣 (市、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加強項目落地建設、技改進度等工作完成情況的督促指導,及時發現問題,主動幫助解決,推動工作落實。


廣州接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020-28976598

呼叫熱線:400-6060-490

郵箱:jointt@cxzw.com.cn

總部:廣州市天河區思成路21號宏太智慧谷6棟305

廣州接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18